3月14日至15日,由新华都商学院、北大商业评论、哥伦比亚大学资本与社会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梅兰、罗元武、郑连发应邀出席。
本届峰会的主题为“变革与创新 转型与风险”,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教授共同担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此次峰会上,罗伯特•希勒首度亮相中国,与埃德蒙•费尔普斯展开巅峰对话,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成思危、邱晓华、马晓河等出席并作主旨讲话,共同对话中国及世界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资产泡沫、地方债务、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经济亟需以改革来突破当前的增长困境,但如何在转型中防范风险?如何成功转型?此次峰会就此展开巅峰对决。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作《本土创新,改变中国》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美国和欧洲,也在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关注影响经济的核心因素,包括创造提高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生产力提高和工资提高,等等。这次峰会我们将会探讨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会探讨怎样通过经济的重组,来进一步推动在中国本土的自主创新。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做主题发言时表示,金融体系目前来看创造了很多不平等,创造了财富集中的人群和阶层,但我并不认为这是金融社会不可避免的后果。我认为是金融工程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在错误中吸取教训,用科学的方法,在金融领域,包括数学的一些金融市场的理论,同时也包括了行为学,人类的行为,人类的心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现代金融社会,实现一个良好的社会。第一,需要确保实现金融的民主化,第二,要建立良好的金融机制,实现风险管理。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作《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与挑战》主旨发言,他表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我们遵循的是把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存在的一切扭曲、用干预取消掉,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双轨的改革方式。双轨的好处是维持了稳定。但腐败、贪污、行贿等问题的根源,也是跟我们取得双轨制所带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共生的。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作《中国经济的瞻望》主旨发言,他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周期性,在1986年以前基本上是五年一个周期,以后基本上是十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是从去年开始的,大概是到2023年结束,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经济周期是一个中高速、波动性比较大的周期。第二个周期是2002--2012年,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周期,这个周期应该是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周期。同时,十年内我们的三个最大的挑战:第一个挑战——环境。第二个挑战——财政和金融方面。第三个挑战是对于官员政绩观的挑战,我们是不是真正能改变过分地依靠投资这种外延性增长的模式?
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新华都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作《2014年中国经济报告——变革与转型》主旨演讲,他表示,稳增长的目标不会变,增长预期目标7.5%左右是下限,当经济偏离7.5%,过高它会适当的控制,过低它会适当的刺激,这是有底线、有下限的。目前,保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政策的底线,因此失业率还不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策会相对的稳定。当失业率变得更加突出,政策会更有弹性,这是一个底线。
除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外,本次峰会还举行了多个分论坛:大师的下午茶、风投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经济热点与创新思维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