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异地商会第一联合党委书记、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书记、创会会长,北京通厦集团董事长陈春玖接受《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采访。《中国工商(企业·人物)》杂志2023年第6期“书画天地 企业家的别样人生”专栏刊登了陈春玖书记的文章《三顾源头总关情》。
全文如下:
人物简介: 陈春玖的老家在莆田市东埔镇。如今他一手创立的北京通厦集团经过30多年发展,自持经营面积60万平方米,各商业综合体年销售额150多亿元,年上缴各项税费逾10亿元,安排就业5000多人。在京多年,他始终关注着家乡莆田的发展变化。家乡的木兰溪由昔日“水患之河”蝶变为“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而对于他来说,木兰溪也是“乡愁之河”。 这年7月,我乘车去仙游山。车行山路,我打开车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不时看见袅袅升起的炊烟。一路层峦叠翠,民居错落。我们抵达西苑乡仙西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木兰溪源头。 没来之前,我想象过源头的样子,当亲眼见到源头的那一刻,我还是心头一震。看着那一汪清泉汩汩流出,我情不自禁俯身,双手捧水,放入口中……水清甜清凉,乘车的疲惫与盛夏的热气消散了,整个人顿时清爽畅快起来。 来到魂牵梦绕的家乡母亲河的源头,我应该为保护木兰溪源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当即带头捐款10万元,同行的莆田市委驻京流动党工委的党员企业家们纷纷响应,最终募得100万元。这笔钱“专款专用”,用于在木兰溪源头种植保护24700平方米树林。莆田市政府驻京联络处的同志介绍说仙游古称清源,大家于是决定以“清源林”命名这片树林,代表了我们在京莆籍党员最朴素的愿望:让树林护得木兰溪源清水长流。 离开莆田回京,我始终关注木兰溪的消息。 2018年9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对木兰溪治理进行了大量密集报道,我看了非常高兴。木兰溪曾经水患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推动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为当代治水提供了成功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全国瞩目。这都让我们在外乡亲感到自豪,也更增添了一份保护好木兰溪源头、让木兰溪全流域更好发展的责任。 2019年2月15日,在莆田市委流动党工委的组织下,驻京党工委及下辖各党支部班子成员共40多人,举行一场以“践行木兰溪治理理念,争当新时代流动先锋”为主题的集体党日活动。我第二次来到木兰溪源头。放眼望去,“清源林”郁郁葱葱,翠色喜人,大家痛快地享受着大城市没有的“天然氧吧”。 木兰溪是我们在外莆籍流动党员的乡愁所在,我突然想到,莆田350万市民,如果每人种植一棵树,就可以有一片350万棵树的大森林,为母亲河穿上一件好看的衣服。为此,我个人表态,再次捐款100万元再造一片树林。驻京党组织负责人纷纷慷慨解囊,当场一共认捐了500万元。大家一起商议,决定将这片树林取名“思源林”,寓意饮水思源、永念党恩,表达在京党员赤子之心。 2021年2月23日,莆田市驻外党组织新春座谈会暨“我为家乡添光彩”主题党日活动在木兰溪源环境教育基地召开。当我第三次来到木兰溪源头,惊喜地看到,这里不仅有“清源林”“思源林”,还新建了初心亭、清源亭、思源亭三个凉亭,建设了思源林碑和党员路。一座占地180平方米,外观融合传统亭台楼阁元素的全国流动党员驿站,为莆田在全国各地流动党员到木兰溪源头开展党日等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打开莆田地图,木兰溪从戴云山脉一路东流入海。“木兰溪,东流去,流过那荔枝林 ,几番潮落潮起, 更迭着四季 。木兰溪 ,东流去 ,流进游子梦里 ,归来又离去 ,写下归期。”耳边回响那首《木兰溪》的歌声。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是北京莆田企业商会和湄洲日报社联合出品的,特别打动在外游子的心。 “无论走到哪儿,即便在外几十年了,也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谈及连续带头捐款保护木兰溪源头的事,陈春玖表示,他只是表达一个游子的一份心意,但确实没想到当年感恩母亲河的一个小举动,居然会带动这么多人关注、保护木兰溪源头。
如今,离我第三次到木兰溪源头又过去两年多了。
《中国工商》杂志是政经类月刊,创刊于1953年,海内外公开发行。由全国工商联主管主办,是党的宣传喉舌、统一战线重要舆论阵地、民营经济主流媒体、全国工商联机关刊。 《中国工商》杂志发挥着传播理论、解读政策、引导舆论、宣扬人物、交流信息、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是关注民营企业和工商联事业的必读刊物。 目前,《中国工商》杂志分《中国工商(政策·理论)》和《中国工商(企业·人物)》版,全年共12期,大16开,112页正文,全彩色印刷,杂志自办发行。